棕胸虻

orphnos   Wang
   

  54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描述
雌性体长21-22 mm,棕色。头部:复眼绿色无色带(回潮);额灰棕色,基宽略窄于顶宽,着生灰黄色毛,高为基宽的5.5_6.5倍;基胛长卵形,红棕色,与亚胛接触,与复眼分离,中胛线形,达额高的1/2,黑色,与基胛连接;亚胛棕色,“眉片”较高:颜与颊棕色,着生棕色毛,上侧颜具黑毛;口毛黑色。触角柄节和梗节浅棕色,着生黑毛,鞭节棕色,基环节长为宽的1.3倍,背突长,指状向前突出,基环节长为端环节的1.1倍。下颚须浅棕色,第1节覆黑色长毛,第2节长为宽3.5倍,覆黑毛。喙黑色,着生黑毛。胸部:背板红棕色,覆黑毛,浅色纵条不明显,小盾片色同盾片,背侧片棕色黑毛;侧板棕色,着生黑毛。足基节色同侧板,前足股节黑色,端部红棕色,胫节和跗节红棕色黑毛,中、后足胫节基部1/3黑色。翅透明,翅脉棕色,R4脉无附脉,R5室开放。腋瓣灰黑色,两腋瓣交接处具乳白色毛。平衡棒棕黑色。腹部:第1-4背板黄棕色,侧缘具黑斑,第2、3背板中央具方形黑斑,第4背板接近黑色,中央暗斑不清晰,其后各背板黑色具金黄色后缘。腹板棕黑色,各节具黄毛后缘。
雄性未详。


鉴别特征

鉴别特征体大型,棕色;复眼无带;额高为基宽的5.5-6,5倍,基胛长卵形,与亚胛接触;亚胛覆粉;触角柄节和梗节浅棕色,鞭节棕色,鞭节基环节背突长,指状向前突出;下颚须浅棕色,第2节长为宽的3.5倍,覆黑毛;胸部盾片红棕色,浅色纵条不明显,小盾片色同盾片;翅R5室开放;腹部第1.4背板黄棕色,侧缘具黑斑,第2、3背板中央具方形黑斑,第4背板接近黑色,中央暗斑不清晰,其后各背板黑色具金黄色后缘。

生物学
国内分布
分类讨论

分类讨论本种类似于暗斑虻T. pullomaculatus Philip,但暗斑虻的额较窄,高约为基宽的8倍,基胛黑色,中胛达额高的2/3。

标本信息

观察标本 正模早,西藏墨脱马尼翁,830 m,1974.VIII.26,李铁生,标本号IOZ(E)20123 1,保存在IZCAS; 1♀,西藏,保存在AMMSC。